周游列国:巴黎,我叫了三辆出租车

2009-08-10 18:51 阅读(?)评论(0)

 

在巴黎,我叫了三辆出租车

袁峻

    

欧洲的夏天,比国内要舒服许多,气温不像北京这么闷热。天气不错,又适逢女儿暑假,于是,我们一家三口便决定出去转转。妻设计了一个行程,女儿略加修改,又从网上查询了所到之地的旅游景点介绍。我提出的唯一要求是,要找能免费上网的宾馆住宿,以便我可以经常打理我的博客。但是,从最后的结果来看,虽然每次定的都是免费上网的宾馆,但经常遇到网络问题、配置问题以及所在房间的信号问题等,上网总是不像在国内的宾馆那样方便。再加上每天白天奔波旅行,流连于各旅游景点和大小餐馆,晚上回到酒店的时间除了睡觉也就不多了。更何况三人抢一台电脑:妻需要上网查询预定下一站的宾馆,女儿还要打理她的开心网,所以,我几乎就没有时间写博客,管理博客,就连持续写了半年多的【一周关注】也中断了。

      妻这次为我们设计的是一个周游列国的旅行路线:威尔堡——巴黎——里昂——普罗旺斯——马赛——尼斯——摩纳哥——比萨——佛罗伦萨——洛桑——苏黎世——威尔堡。一圈下来途径五个国家,10多个城市,行程3500公里。所以整个旅行只能是走马观花。

     从威尔堡到巴黎,有500多公里的路程。那天早晨9点,我们一家整理妥当,就开车出发了。一路上经过了有着德国之源的科布伦茨(德国的两条大河母亲河摩泽尔河与父亲河莱茵河在这里汇合)、马克思的故乡特里尔和欧洲的袖珍国卢森堡大公国后,就进入了法国的地界。进了法国,高速公路就不再是一脚油门踩到底了,而是像中国一样,需要经常停车取卡和停车付费,而汽油的价格也并不比德国便宜。95号汽油的价格是每升1.38欧元,好在刚才途径卢森堡的时候,我们加满了油,那里的的油价只要1.1欧元/升。

     进入法国后又开了一段时间,大家觉得肚皮饿了,便在休息站停下车来,去餐厅吃点东西。餐厅内有牛排之类的“正餐”,也有汉堡之类的快餐,因为想早点赶到巴黎,我们只是每人拿了一个汉堡和一瓶饮料,饮料我选的是啤酒,结果端出来结账的时候,营业员居然把我的啤酒拿走了,我跟他解释我不开车。于是他正告我:买啤酒必须要买一份“正餐”。我的天哪!这都什么时候了,买啤酒居然还要搭菜!在中国,这都是20多年前的事情了,居然在崇尚自由经济的法国依然盛行。简直是悲哀之极。不知反对中国人抵制家乐福的白岩松对此会有什么感想。

     下午四点钟的时候,我们到了巴黎,找到了我们预定的宾馆住下。欧洲的宾馆内提供的服务设施有点少,一般都没有烧水的电热壶,也不提供茶杯。好在我们自己带着电热壶,但是,要喝茶还得要茶杯,于是,我只好硬着头皮给酒店的客房服务部打电话,用洋泾浜的英语告诉他们,我要三个茶杯(three cups)这两个英语单词都是我上小学的时候就学过的,属于童子功,是不会说错的。不一会,服务台的电话打过来了,意思是,你要的东西已经到门口了。我连忙放下电话去开门,结果没有发现有人来送杯子。我心想,可能是先打电话通知我,然后马上送来。于是我开着房门,翘首等待,很久,也没人来。正在我纳闷的时候,电话又响了,还是告诉我要的东西已经到门口了,我想可能是他们搞错房间了,于是我告诉他我就在房间门口,没有看到啊!她马上告诉我不是房间门口,是在宾馆的大门口。我放下电话,急忙向宾馆大门走去,边走边想,这宾馆什么规矩,要三个茶杯还不给送到房间?

    我匆匆跑到宾馆大门,也没有见到送茶杯的服务员。正在我纳闷的时候,有一法国美眉笑着朝我走过来,问我是不是住在xxx房间的客人。我说是的。她微笑的指指门外,告诉我,你要的car在等你,我朝门外看去,三辆出租车齐刷刷地停在门外。我恍然大悟:接线员把我要的three  cups  听成了three  car,居然给我叫了三辆出租车。我笑着向法国美眉解释:我要的不是car,是cuptea cup。法国美眉听后也哈哈大笑起来。
  最后修改于 2010-07-20 22:39    阅读(?)评论(0)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